(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淄博新闻网讯 (全媒体记者汪利平 通讯员王德亭 吴云国 葛婷)5月16日,记者从临淄区自然资源局获悉,近3年来,临淄区严格规范推进占补平衡项目的实施,共实施占补平衡项目25个,已全部按期竣工验收,产生补充耕地指标2300亩。
临淄区创新思路,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土地整治工作实施办法》,利用政策调动镇、街道参与补充耕地工作的积极性,将补充耕地纳入年度自然资源管理考核事项重要考核内容,激励镇、街道高度重视补充耕地工作。他们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大幅度提高奖励标准,调动多方参与土地整治的积极性。在2022年省自然资源厅组织补充耕地核查工作中,临淄区17个项目共1606亩面积,全部通过核查。
同时,临淄区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打造以国有平台土发集团为载体,多渠道筹措补充资源开发资金的市场化后备资源挖潜模式,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各类补充耕地项目稳妥推进。2022年5月,市土发集团与临淄区平台公司合资成立的临淄区晟合土地整治有限公司,当年盘活产生占补平衡指标592.6亩,增减挂钩指标186.99亩,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指标保障。通过该公司调剂指标,保障了齐都机器人、长志泵业等一批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用。
此外,临淄区强化项目日常监管和施工监理,严格新增耕地数量认定,经过验收合格的新增耕地,及时在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进行地类变更。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建立健全项目后期管护制度,项目验收合格后依法办理移交手续,由项目所在地镇、街道负责管护。在项目预算中单列不低于投资总额1%的后期管护资金,同时将奖补资金分6年予以兑现。对耕种不到位或造成撂荒的,由临淄区统一安排耕种,费用从奖补资金中扣除,增强了项目所在镇、街道的责任感。
今年,临淄区全面摸清后备资源底数,列出清单,排出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全区可复耕后备资源3000亩,根据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需求安排实施后备资源开发项目,正在实施的项目7个,可产生补充耕地700亩。按照2023年度占补平衡指标计划,启动金山镇马家村土地整治项目,拟产生占补平衡指标135.64亩。将补充耕地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产生补充耕地指标360余亩。临淄区辛店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被列为全市“三提三争”重点调度项目,已通过省里立项审批,总投资8.51亿元,可新增耕地2687.30亩,预计指标收益11.32亿元。
编辑:孔鼎 二审:王磊 终审: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