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
我一度怀疑自己看错了,因为基于印度的商业环境和人民的购买力,我怀疑小米有没有在印度赚到48亿元都两说
(资料图)
现在还要被没收掉?
要知道,我曾多次批评小米,因为这公司是在印度投资的典范。
它响应印度制造和响应供应链,但即使如此,它也无法逃脱这种强盗掠夺。
雷军这方面真该给王传福学学,人家是不给钱就不发货,你上赶着响应印度制造,不搞你搞谁?
为什么我标题里说错怪印度了?
因为我起初也和其他人一样,只是认为他们针对的是中国,中国的企业
结果发现,为了方便抢劫外国公司,印度人民实际上制定了一项法律
它的坑,是针对全世界的
就在去年,2022年10月,谷歌在一周内两次因反垄断措施被印度政府处罚,处罚金额总计2.75亿美元。
具体而言,谷歌在其安卓系统中预装了大量应用程序,尤其是支付系统。
印度政府看了一眼,发现你美国公司好大的胆,竟不给印度人吃肉
罚款,同时命令谷歌使用印度本土的应用程序
要知道,当年谷歌在中国闹得沸沸扬扬,可是一分钱也没罚。
但印度一周就敢给美国公司开接近三亿美金的罚单!
这种事,其实中国人要乐见
因为印度人这样做,从长远来看实际上对中国是有益的。
毕竟,在股票市场上,如果张三亏了,那就意味着李四赚了。
正如郭德纲的名言:全靠同行衬托
对于即将到来的经济寒冬,印度越这样作践愿意去投资的国际资本,中国就越是国际资本适合来的合作伙伴。
在此基础上,我们只需要适当缓和与欧盟的关系,然后保持我们自己的政治基础,我们就可以吸引或整合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
中国商人习惯了惯性思维,以为中国的发展,印度能复制,因为人口多,人口和市场规模是两回事,印度国家穷,消费能力很有限,印度的数据更是迷幻
所谓的高增长根本无法确定,他们自己的中央政府都不一定能摸清数据,比起越南这种实打实的增长,印度就像恒河水一样,看不清
结合之前做外贸经历,提醒各位想出海的企业家,不要被印度十几亿人口迷惑,中资应该放弃印度。
还不如专心去开发非洲,虽然人口少但是地盘大,国家分散,有一两个不听话也影响不大。
尤其是国企,不要盯着眼前的利益,去输出什么基础设施,否则最后肯定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