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相关资料图)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苏轼《浣溪沙》
【释义】这首词前半部写了村中的景象:飘落的枣花、车缫丝的声音以及叫卖黄瓜的农民;后半部写到了诗人走了很远的路、很疲惫,天气又热很渴,于是敲门询问村民可否给一碗茶喝。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初夏时节农村的风俗画,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立夏时节一到,就意味着步入了夏天。夏天很多蔬菜纷纷上市,可供我们选择的蔬菜品种逐渐增多。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夏季气温高,人体内的水分很容易通过汗液等排出,要及时补水。而夏天正是各种瓜类蔬菜陆续上市的季节,这些瓜类蔬菜不仅水分含量大,吃了之后还有助于生津止渴。这些瓜类蔬菜还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适合夏天食用的瓜类蔬菜。
黄瓜
黄瓜是葫芦科甜瓜属植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黄瓜是由国外传到我国的,但黄瓜传入我国的具体时期存疑。世人普遍认为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回来的。一开始,黄瓜被称为胡瓜。五胡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勒忌讳“胡”字,汉臣襄国郡守樊坦将其改为“黄瓜”。命名为黄瓜是因为在宋之前,古人都是只吃完全成熟后,粗壮金黄的老黄瓜。直到现在,江南还有部分地区会使老黄瓜烧汤,它可以让荤汤变得鲜爽不腻。
《中华本草》记载:“(黄瓜)味甘,性凉。归肺、脾、胃经。可清热、利水、解毒。主热病口渴,小便短赤,水肿尿少,水火烫伤,汗斑,非疮。”黄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尼克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黄瓜是热量很低的蔬菜,每100克仅含有16千卡热量。
【推荐食谱】虾仁炒黄瓜
食材:虾仁100克,黄瓜1根,姜、盐、生抽、食用油、料酒、胡椒粉适量。
制作方法:虾仁洗净,挑去虾线。虾仁中放入少许盐、料酒、胡椒粉,抓匀备用。黄瓜清洗干净,去掉头部和尾部,切成块儿状。锅中放入适量油,油热后放入虾仁滑散,变色后盛出备用。姜切成丝儿,底锅留油,放入姜丝煸香。放入黄瓜片翻炒均匀后加入虾仁翻炒均匀,再加入适量生抽调味即可。
丝瓜
丝瓜是葫芦科植物,也是夏季常见的蔬菜之一。丝瓜原产地在印度,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了丝瓜,书中记载:“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老则大如杵,筋络缠纽如织成,经霜乃枯,涤釜器,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内有隔,子在隔中,状如栝萎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也。”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明朝时期,我国古人就已经广泛种植丝瓜并作为蔬菜食用。丝瓜老了之后,里面丝瓜络被用作洗刷灶具。丝瓜的花苞、嫩叶和卷须都可以食用。
丝瓜性寒、味甘,可消暑利肠、去风化痰、凉血解毒、通经活络、行气化瘀。丝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铁、磷等营养物质。丝瓜翠绿鲜嫩,清香脆甜,是夏日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一道佳菜。
【推荐食谱】清炒丝瓜
食材:丝瓜200克,食盐、大蒜、食用油,水淀粉,蚝油适量
制作方法:将丝瓜清洗干净,清洗完毕控干水分。然后咱们再用削皮刀削去它的外皮,把丝瓜切头去尾,将丝瓜斜切成片放入碗中。把准备好的大蒜取出拍碎,切蒜末。起锅烧油,油热之后加入蒜末炒香,之后放入丝瓜翻炒。丝瓜在放入锅中之前要先控干水分。大火快速翻炒一分钟左右加入适量食盐、蚝油调味,之后再翻炒2分钟左右即可。
苦瓜
苦瓜是葫芦科植物。《本草纲目》载“苦以味名”,故而得名苦瓜。苦瓜原产印度尼西亚,宋元时期传入我国,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
【食谱推荐】凉拌苦瓜
食材:苦瓜1根,菜籽油、香油、食盐、白糖、酱油、香醋、干辣椒、花椒适量
制作方法:把苦瓜清洗干净,从中间切开,用勺子把里面的瓜瓤去除干净,切成片状放入碗中。碗中加适量盐和白糖腌制20分钟左右后,用力攥干水分。起锅烧油,油烧到六成热,下花椒炸出香味后,再下入干辣椒,炸出香味,倒入碗中。碗中再加入适量酱油、香醋、香油调匀,最后把调好的这料汁倒入苦瓜中拌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