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内容页

日本在地下1000米深处,储存了5万吨超纯水,20多年来目的何在?

2023-08-27 07:22:29 来源:互联网

文|依壹Talk

编辑|依壹Talk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就在8月24日日本开始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全然不顾对生态环境和地球的破坏,受到全世界有良知者的强烈谴责。

日本人嘴上说排放的核污水“安全达标”,实际上心里比谁都清楚。

但就在日本地下1000米的深处,就储存了5万吨的超纯水,并保存了20多年!

大费周章储存这么多超纯水,日本人到底出于什么目的?难道是担心污染水源后无水可喝吗?

什么是超纯水

纯净水大家都知道,什么是“超纯水”呢?

字面意思,超纯水就是“超级纯净的水”,不包含任何杂质。

我们都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超纯水中除了水分子之外,几乎没有杂质,没有细菌、病毒、有机物、矿物质、微量元素,并且超纯水与一般的水不同,几乎不导电。

一般来说,超纯水可以喝,但长期饮用会导致人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并且会影响身体的酸碱平衡,因此并不建议喝。

实际上,超纯水耕作作为“工业用水”,在某些领域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在半导体制造和电子产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所以说,日本人大费周章的地下1000米深处储存50000吨超纯水,并不是为了“喝”,而是为了科学实验,更准确的说,是为了寻找中微子。

何为“中微子”?

中微子是轻子的一种,也是组成这个世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

它的质量非常小,运动速度接近光速,使得中微子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小,被称为“幽灵粒子”

中微子是宇宙的“隐身人”,在宇宙的传播几乎不受到任何阻碍,几乎能够穿过任何物质,甚至可以可以轻松穿过地球。

实际上,“看不见摸不到”的中微子是先通过理论预言,然后才发现的。

早在1933年,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就预言了中微子的存在,但因为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20多年后,美国科学家才通过实验证实了中微子。

实际上,中微子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自然界中储量非常丰富。

就比如,你把一枚硬币放在阳光下,理论上,每秒钟会有650亿个中微子穿透这枚硬币!

但大约每100亿个中微子中,才会有一个会有物质发生微弱反应,而这种反应也很难被观测到。

所以,想要捕获研究中微子“难如上青天”。

但是,科学家们发现,中微子从超纯水穿过时,有小概率和水发生反应,虽然中微子穿过水时速度不会改变,但是却能够发出切伦科夫辐射光。

这就打开了研究中微子的一扇大门。

借助超纯水,不仅能够观察中微子,还能屏蔽掉宇宙中其他射线干扰。

于是,很多国家开始摩拳擦掌,打算一窥“幽灵粒子”的真面目,研究宇宙的奥秘,其中就包括“野心勃勃”的日本人。

超级神冈探测器

上世纪5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开展了中微子研究项目,积累了足够的理论基础,并决心开始实验。

当时,美国人也在进行该领域的研究,并且有着充足的资金支持,但在关键技术,比如光电倍增管技术上,远远落后日本人。

虽然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是实验项目选址却成了大问题。

众所周知,日本国土贫瘠狭小,山地为主,但缺乏高山。

中微子实验需要利用山体来屏蔽各种影响,但偏偏日本就缺乏这样的实验环境。

据传,当时日本考虑和我国进行合作。

然而,如此重要的实验的项目,日本人不到万不得已,根本不愿意和别国分享。

没有高山,建在地下如何呢?

日本人“灵光乍现”,决定在地下进行实验。

于是,研究团队在神冈町找到一处废弃的矿井。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研究团队专门将地址选在了地下1000米深处,能够排除掉大部分宇宙射线的影响,是绝佳的实验场所。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超级神冈探测器”

这个超级探测器,直径39.3米,高度41.4米,整体外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铁桶”。

这个探测器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神冈核子衰变实验”,研究中微子。

因此,整个“大铁桶”内壁密密麻麻镶嵌了“金色圆球”,而这些实际上是光电倍增管

这些装置能够放大中微子和氢原子反应时产生的光,记录其能量转换并检测。

就算这样,还远远不够!

中微子和氢原子发生反应堆 概率还是太低,为了增大实验的成功几率,日本人选择“数量来凑”,在探测器中储存了整整5万吨的超纯水!

日本团队的回报

日本科学家对于超级神冈探测器投入了巨大的心血,1982年开始动工建设,于次年1983年完工。

1987年,超级神冈探测器首次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发现了大麦哲伦星系中超新星爆炸产生的中微子。

但因为实验条件太苛刻,设备安装维护都非常繁琐复杂,直到1996年才开始进行第一次实验,并且一直在对探测器内部不断改进,2008年,这个超级探测器的整体情况才终于稳定。

事实证明,日本人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仅仅是正式投入使用两年后,日本就因此获得了两个诺贝尔奖

这让日本人尝到了甜头。

2019年,日本宣布建造新一代探测器“顶级神冈探测器”

就在现在探测器的附近,依旧是位于地下,但规模远超之前,根据计划,实验所用的超纯水将从原来的5万吨,直接飙升到到26万吨

根据设计,新一代探测器精度是原来的10倍,计划使用寿命为20年

中微子的巨大潜力

宇宙中的中微子大部分来自恒星。

因此,中微子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恒星和超新星的演化,帮助人类探究宇宙的奥秘。

除此之外,中微子是一种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能源。

每秒钟大约有1000万亿个来自太阳的中微子穿过人体。

如果能够利用中微子,将会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

日本人如此“钟情”中微子,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日本自然资源严重匮乏,他们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中微子来摆脱能源困境,目前的研究方向就是利用特殊的涂层材料,将中微子衰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或者电能。

而中微子另一个研究方向就是“中微子通信”

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中微子都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实际上,我国一直紧跟中微子研究领域的最前沿。

2003年,我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开始建设,并在之后的研究中取得巨大进展,在2012年成功找到了第三种中微子震荡模式。

目前,我国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正在紧密建设之中,位于地下700米深处,主探测器为一个直径30米的巨型有机玻璃球,未来其中将注入2万吨液体闪烁体,外部水池会灌满3.5万吨高纯水,除此之外,江门中微子实验室装备有世界上最灵敏的光电倍增管

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先进的中微子探测器之一,助力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中微子质量顺序。

日本人花费无数人力物力,在地下1000米深处储存了5000吨超纯水,用于研究中微子,这种科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信随着我国国力的增长,在科研硬件方面,我国将超越日本,也希望我国的相关研究,能走在世界最前沿,探索中微子的奥秘。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