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覃毅 编辑丨陈晓平
罗立国家族的硅料生意,依然在扩张。
8 月中,新疆阿勒泰地区一处石英砂矿业权出让,合盛矿业以 9.09 亿元拍下,溢价 13 倍。
【资料图】
4 周前,合盛矿业以 19.9 亿,已买过一处石英砂矿权,这样算来,一个月花掉 30 个亿。
石英砂是工业硅的主要原料之一,合盛矿业隶属于合盛硅业,其为工业硅龙头企业,巅峰期市值一度逼近 3000 亿,由浙江慈溪人罗立国创立。
67 岁的罗立国,已退居幕后,他的一双儿女,为合盛名义上的实控人。刻下,罗家的合盛正在大干快上。截至 2022 年底,在建工程项目总投资,高达 365 亿,已披露的投资光伏产业链计划,预期耗资 425 亿元。
可是,过去一年,其股价跌去一半,截止 8 月 25 日,相较最高点跌去 3/4。新周期下,罗家两代人,一起在爬坡过坎。
急转直下
罗立国控制的合盛,主要有两大产品,工业硅和有机硅。
工业硅由自然界中的硅矿石提炼而来,2022 年,中国工业硅需求量为 236 万吨,其主要用于硅铝合金、有机硅和多晶硅。
其中,有机硅约有 8000 多个品种应用在各行各业,有工业味精之称。
截至 2022 年末,罗立国家族控制的工业硅产能 122 万吨 / 年,有机硅单体产能 133 万吨 / 年,产能均为全球第一。
2021 年起,多晶硅需求大涨,带动工业硅生意大好,借着光伏风口,合盛硅业赚得盆满钵满。
去年,罗家的多晶硅行业客户,销售收入高达 56.73 亿,占到其工业硅收入的 36.71%。
合盛全年净利,则在 50 亿左右,较上年下降三成多。
罗立国钱挣得少,在于成本、售价双重挤压。工业硅成本大幅上涨,单位每吨成本,由 2021 年的 8485 元左右,增至 2022 年的 11226 元,大涨 32%;同时,有机硅的平均售价,又下跌 25% 左右。
一增一减,致使整体毛利率,由上年 52.87% 骤降至 34.39%。
形势急转直下,罗家则在大举扩张,进军下游,着力打造光伏一体化。
去年 2 月,他们在新疆甘泉堡,投建年产 20 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总投资 175 亿;今年 4 月,又选定新疆鄯善准备投资 176 亿,建设 20 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
来源:合盛硅业今年股东大会,针对扩产,大量投资者提出质疑,担心挣不到钱,还得罪已有客户。
罗立国则笃信,合盛杀入多晶硅有多重优势,尤其是成本占优。
从成本端来看,多晶硅制造,原材料占比在 40% 以上,以工业硅和三氯氢硅为主,合盛能以原材料自供大幅降本;第二大核心成本为电力,占比约 25%,公司基地位于新疆,本身还具备电厂自供部分的电力。
" 即使多晶硅卖 7-8 万元 / 吨,还能赚。" 他这样自信告诉股东。
不祥的是,2022 年 6 月至今,硅料一直在跌跌不休,已从高达 30 万元 / 吨水平,跌到 10 万元以内。
尤其在五六月,硅料价格直接腰斩,主流报价在 6-7 万元 / 吨,开始逼近罗设定的成本线。
重金押注的硅料项目,一旦投产,能否挣钱,成为未知数。
负债前行
时下生意承压,罗立国没有收敛的打算,立足于 " 全球最完整硅基全产业链公司 ",全力攻坚第三代半导体、储能电池、光伏产业链等新领域。
4 月,合盛硅业拟 55 亿元,增资子公司 " 中部合盛 ",用于投建高纯晶硅、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等多个项目,合计总投资 425.86 亿元。
6 月,合盛又官宣总投资 15 亿元,在浙江嘉兴建设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年产 8GW。
若计入 8 月新增的 30 亿矿权收购,今年新增的项目投资,即高达 460 亿左右。
同时,罗家多个项目依然在建,如云南合盛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项目单体总投资 205 亿。
云南合盛水电硅项目效果图截至 2022 年底,其在建项目总投资金额为 365.22 亿元,预计剩余资金需求 161.89 亿元。
未来数年,罗家准备支付的投资账单,超过 600 亿。
他的兴趣点,不限于光伏。
年中,旗下宁波 " 合盛新材 " 官宣,研发出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并具备量产能力。这家公司由合盛硅业控股,年初专门增资 2 个亿加速研发,罗燚、罗烨栋姐弟俩个人也直接持股。
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备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耐磨性能好等优势,应用于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来源:合盛硅业该领域,大概率也会新增资本支出。
从合盛硅业的家底看,可供挖掘的财力资源已有限。
截至 3 月底,合盛硅业净资产约为 320.13 亿元,总负债为 343 亿,企业运行杠杆较高。
来源:合盛硅业尤其,现金以及金融资产为 100 亿左右,长短期借款已超过 210 亿,且 2022 年以及今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均为流出状态。
股东甚至交易所,不断提问合盛的管理层,询问其资金来源,要求回答投资决策是否审慎。
" 公司目前不存在资金周转问题。"4 月底,罗立国亲自回复投资者说。
据合盛答复上交所的函件透露,已有在建项目,一般项目贷款及自筹资金的比例为 7:3,按照后续 161.89 亿元计,公司只要自筹 48.57 亿元即可。
罗立国未详细交代新增项目的资金来源,只表示,项目建设投资 " 均经过谨慎的分析测算 "。
继承者们
罗立国大可安慰的是,眼前压力不用独自承担。
合盛硅业是典型的家族企业,罗家持股占 76%,他已安排子女走向台前。
据天眼查,2017 年以后,罗立国即将股权转让给儿子罗烨栋、女儿罗燚,两人目前实际持股 41.7%、27.81%。
长女罗燚生于 1984 年,23 岁大学毕业时,即加入刚刚成立的合盛硅业,就职于市场部,在基层销售岗位历练两年。其后,她又出国深造,获得埃克塞特大学的金融经济学硕士,由于父亲罗立国需要帮手,放弃攻读博士机会,再度进入合盛,一步步进入核心决策层,现为合盛硅业副董事长。
过去两年,罗燚因身家上涨知名度陡增。
2021 年,她以 465 亿元的财富,打败娃哈哈宗馥莉,夺魁浙江女首富。
罗烨栋比罗燚小 8 岁,是一名 90 后,2017 年进入合盛,目前担任总经理,也是合盛持股最多的个人股东。
这两年,罗立国有意培养罗烨栋为接班人。股东大会、年报说明会等重要场合,后者都有参加。
7 月,罗烨栋代表公司,出席合盛客户答谢暨战略合作峰会,称要打造硅基新材料事业共同体;他和父亲一道见了沙特投资部的官员。
罗家从草帽作坊起家,其事业版图非常广泛。天眼查显示,合盛集团旗下,硅业之外,广泛投资有金融、医疗等行业。
赶上新能源热潮,其家族财富暴增。合盛硅业巅峰市值,一度超过 2900 亿,按照家族 3/4 左右的持股比例,身家超过 2000 亿,数度登顶慈溪首富。
对比峰值,过往两年,财富大幅缩水超过 1600 亿。即便如此,按照当下市价,单单合盛硅业的股权,依然价值在 500 亿左右。
只是,前路不确定性大增,要打造全球最完整硅基产业链,罗家两代人都需要努力和运气。